据世界银行集团新发布的报告,发展中国家平均每年将GDP的1.4%投入减排,到2050年减排幅度就能达70%,提升气候韧性。
《气候与发展:行动议程》研究报告汇编整理了世行集团20多国的《国别气候与发展报告》,这些国家占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34%。报告表明低收入国家更容易受气候风险的影响,投资需求更高,通常超过GDP的5%。这些国家需要更多优惠融资和赠款,用于管理气候变化影响,迈向低碳发展之路。
《气候与发展:行动议程》汲取各国报告的丰富内容,重点阐述了各国综合应对气候和发展目标的经验。报告认为这种气候行动策略有助于各国管理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同时对GDP和经济增长产生正面影响,带来减贫等重要发展成果。取得成功的关键条件包括进行有影响力的改革、改善公共资源分配、进一步动员私人资本,以及国际社会提供大量资金支持。
报告还指出,在所有国家都应当需要增强气候行动的同时,高收入国家对排放承担更大的责任,因此应当需要以更大更快的脱碳举措和为低收入国家予以更多财政支持来引领转型。已成为或将已然成为排放大国的发展中国家也应当需要在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该报告还研究了生产低碳电力、钢铁、水泥的制造业所需的技术和创新,以及如何为可持续的未来创设建立绿色高效的供应链。
《国别气候与发展报告》结合了最佳可用数据、模型和工具,旨在为政策制定者予以可行的建议,以指导当前的气候和发展决策。这些是世界银行集团气候变化行动计划的核心要素,该计划概述了世界银行集团将如何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行动。
报告称,各国应当需要优先考虑和实施关键投资和政策改革。这样做带来很多好处。减排能够带来立竿见影的发展成果,例如减少对化石燃料价格波动造成的脆弱性、改善贸易平衡和进一步提升能源安全,以及改善空气质量和有所关联的积极健康效果。尽早采取行动还能够避免将国家禁锢在高排放的基础设施和系统中,而这些基础设施和系统的未来改造将产生高昂成本,甚至无法改造。
PDF版本将分享到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下载!
更多阅读:
- 消费者品牌报告:寻找真相
- IEA:2021年可再生能源报告
- 加速工业深度脱碳:中国水泥行业碳中和之路
- 应对中国气候挑战:为转型提供融资,实现净零未来
- IGU:2022年全球天然气报告
- 麦肯锡:2022年全球能源展望报告
- GSMA:2022年移动净零报告
- 中德能源与能效合作:碳中和背景下德国能效政策研究报告
- 绿色和平:中国零售电商气候行动与环境表现(2021)
- 绿色和平:零排放汽车转型如何助力中国汽车领域碳达峰和碳减排
- 全国信标委:零碳智慧园区白皮书(2022版)
- 埃森哲:5G连接报告
- 循环派:2021中国循环经济企业实践白皮书
- 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绿色发展:发挥金融和技术的作用,推动低碳基础设施建设
- 国际能源署报告:中国能源领域的碳中和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