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在北京发布2022年度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和企业气候行动CATI指数评价结果,并正式上线全球企业责任地图,显示在面临多重全球挑战的复杂形势下,一批中外品牌和供应商积极落实减污降碳主体责任,推进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全球气候行动。
报告摘要中提出,极端天气给能源供应、粮食生产、人民生活和健康都带来巨大压力,也直接对供应链的稳定造成影响。与此同时,全球气候治理正遭遇巨大挑战。202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反弹至历史最高水平,2022年不利趋势仍在延续。
这是IPE连续第九年开展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评价,连续第二年开展企业气候行动CATI指数评价。评价结果显示,74.2%的参评企业已经公开承诺开展绿色供应链环境管理和气候治理,较上年度提升45%。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在中国“双碳”战略和全球零碳冲刺的背景下,超过70%的参评企业公开承诺开展绿色供应链环境和气候治理,领跑企业年度推进力度显著提升。与此同时,一批全球采购企业尚待采取切实行动,兑现其环境和气候承诺。推动大型企业向供应链延伸ESG管理,遏制“环境漂绿”和“气候漂绿”,有必要构建全球企业责任体系。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新近发布的《2022年排放差距报告》指出,对照《巴黎协定》目标,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远未实现迅速下降。展望2030年,企业界需要清醒地意识到自身承担的责任,并认识到所承载的期望将越来越大。为此,IPE倡议,呼吁多方合力构建全球企业责任机制,建立绿色供应链信息披露平台和绿色供应链投融资机制,助力企业加速绿色低碳转型。
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由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在2014年合作研发,是全球首个针对在华供应链环境和碳管理表现的量化评价体系。
PDF版本将分享到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下载!
更多阅读:
- IPE&NRDC:2015年供应链可持续发展年度调查报告 苹果公司排第一
- 消费者品牌报告:寻找真相
- 加速工业深度脱碳:中国水泥行业碳中和之路
- 应对中国气候挑战:为转型提供融资,实现净零未来
- IGU:2022年全球天然气报告
- 麦肯锡:2022年全球能源展望报告
- GSMA:2022年移动净零报告
- 中德能源与能效合作:碳中和背景下德国能效政策研究报告
- 绿色和平:中国零售电商气候行动与环境表现(2021)
- 绿色和平:零排放汽车转型如何助力中国汽车领域碳达峰和碳减排
- 全国信标委:零碳智慧园区白皮书(2022版)
- 埃森哲:5G连接报告
- 循环派:2021中国循环经济企业实践白皮书
- 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绿色发展:发挥金融和技术的作用,推动低碳基础设施建设
- 国际能源署报告:中国能源领域的碳中和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