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在日常生活中处理塑料饮料空瓶,60.22%消费者选择“卖废品”、24.87%消费者选择“扔掉”,13.17%消费者选择自行重复使用。
减塑途径主要有三条:(1)减量(Reduce),即减少塑料使用量,如将饮料 瓶子做薄;(2)再利用(Recycle),如“瓶到瓶”再生;(3)替代(Replace),如使用纸吸管、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传统塑料制品。
食品接触材料减塑已成为趋势,对于三种不同的减塑方法,通过建立模型,《报告》显示,对于减量持积极态度占比为59.38%,对于再利用持积极态度占比为62.84%,对于替代持积极态度占比为79.28%,可见,在现阶段愿意接受“再利用” (recycle)的消费者占比数值高于业界预期。此外,年轻人更能接受“瓶到瓶”再生,男性接受度略高。
塑料再生后的去向主要有服装面料、汽车塑料部件、食品包材、桌椅玩具 等日常用品 ….. 问卷分别调查了消费者对这四种主要去向的接受程度。调查显示,完全接受“汽车部件”、“桌椅玩具”的消费者分别占比36.12%和 37.88%。而完全接受塑料再生后成为“服装混纺面料”的消费者占比 18.01%,低于“饮料瓶等食品塑料包装” (23.87%)。
对于塑料再生成为食品包装材料,选择“不太接受”和“完全不接受” 的消费者占比为29.98%,与不同减塑方法选项结果(24.31%)相比偏差为5.67%,消费者对此态度较稳定。调查结果显示,有14.87%消费者对于rpet的食品级应用持中立态度。
《报告》显示,消费者更关注塑料再生制品的安全性(90.14%)、环保性 (70.12%)、使用感受(59.19%),对外观质感和价格的关注度稍低,分别为 41.41% 和 39.15%。
PDF版本将分享到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下载!
更多阅读:
- 消费者品牌报告:寻找真相
- WTW:2017全球福利现状调查报告(附下载)
- 远卓:中国日化消费品行业洞察(附下载)
- 财新传媒&BBD:2018年5月伊利消费升级指数报告(附下载)
- Salesforce:2021年联网消费者报告
- Demand Gen :制造商将数字转换扩展到销售和营销报告
- K-12报告:2017-2018全球数字学习现状
- BCG&中国外贸信托:2017年中国信托行业报告(附下载)
- 中国人民银行:2019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
- 西南财经大学&蚂蚁集团:2022年Q3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
- 腾景数研&蚂蚁集团研究院:2022年三季度灵活就业调研报告
- 报告:为康养政策做定义
- FDA&CDC:2022 年美国青少年烟草调查报告
- Credit Suisse:2022全球财富报告
- 尼尔森:2022年第二季度宠物趋势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