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势而动,地方行动为“双碳”目标聚势聚力

    日前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上,碳达峰、
碳中和再度成为关注焦点。根据本次
会议消息,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
碳中和“1+N”政策体系。“双碳”顶层设计被世界瞩目的同时,国内各地碳达峰路线图也正密集浮出水面。     城市作为我国决策执行的基本单元,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我国巨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各城市的资源禀赋、发展阶段等不尽相同,各地更需因势而谋、科学部署,在“全国一盘棋”中找准自身定位,将中央的政策落细、落地、落实。   察势而谋:解题思路各不同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压实各方责任,根据各地实际分类施策。这意味着不同城市在统筹推进时也要因地制宜、有所侧重,既要有长期发展的远见,又要有产业方向的定力。     面对同一张考卷,各地的解题思路不尽相同。     华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煤炭生产地区,也当仁不让成为我国传统能源产能结构调整的头号阵地。2020年,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作为煤炭产量最多的两个省份,合计占比超过全国总产量的50%。深化传统能源结构改革、推进煤炭安全高效开采和清洁高效利用,是传统能源地区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中的突出内容。山西省委书记林武近日强调,把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山西行动”与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
试点以及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统筹起来,突出重点,做足特色。     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还承担着全国能源供给“压舱石”的角色,需要在公平转型、平稳转型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能源结构优化。内蒙古自治区近期印发的《关于加快建立健全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具体措施的通知》中,即明确“在保障存量通道外送电力、电量稳定供应基础上,提升外送电量中
清洁能源比重,探索建设纯
清洁能源外送通道”。     对于经济相对发达、能源消耗占比较高的华东地区而言,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成为该地区多省份“十四五”规划中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而江苏、浙江这类经济大省和制造业大省,
碳排放总量较大、经济结构调整任务重,均加快了以降碳倒逼重点行业“腾笼换鸟”转型升级的步伐。浙江省是全国首个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碳评价工作的省份,《浙江省建设项目
碳排放评价编制指南(试行)》中要求对省内九大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评影响报告中开展碳排放评价试点工作。江苏省也在近期发布的《江苏省生态环境厅2021年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计划》中突出强调建立
碳减排监测统计考核体系,督促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以上或排放1.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以上企业开展碳排放报告,建立全省重点耗能企业碳排放情况数据库。     云南、福建、四川等森林覆盖率较高的省份则把提升
碳汇能力列入工作重点。近日,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四川林草
碳汇行动方案》,提出将在5年内基本建立林草碳汇高质量发展体系。
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的省份更加关注科技创新,其中上海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科技支撑引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低碳科技攻关布局,“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专项(第一批)项目于9月底公布。同时,对于中西部地区一些经济快速增长的省份,包括河南、江西、湖南、贵州等,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未来发展的需求旺盛,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阳平坚博士建议,这些省份应找到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尽早实现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深度脱钩。   乘势而上:先行先试按快进       2020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目前,已有上海、江苏、广东、北京等多个省市提出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的目标。在明确时间表的同时,全国也已有多地相继出台碳达峰路线图、建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推进机制。     在落实中央精神的同时,各地更在积极抢占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重大战略机遇。     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众多城市在低(零)碳试点建设上纷纷按下快进键。近日浙江省宁波市政府召开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宁波市宣布将推进全区域、全领域低(零)碳试点建设。与此同时,据宁波市生态环境局保护督查专员水旭东介绍,当前宁波市正积极谋划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控碳等6大重点领域和固碳增汇方面的低(零)碳试点建设。     湖北武汉则欲在绿色金融上抢占先机。作为全国最活跃的
碳交易市场,湖北省
碳交易市场参与主体数量一直遥遥领先。武汉欲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登记和结算中心落户该市的契机,打造全国
碳金融中心。近期发布的《武汉市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评估工作方案》提出,建立以武汉碳达峰基金为核心的产业金融体系和以碳信贷、资产证券化、
碳债券为主的绿色金融体系。同时,武汉也是全国最早一批明确提出碳排放峰值量化目标的城市,根据《武汉市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2017—2022年)》,到2022年,武汉市碳排放量基本达到峰值,碳排放量控制在1.73亿吨。     各省市在
新能源赛道上快马加鞭之时,北京则锚定科技优势,加快布局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北京市委书记蔡奇表示,要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
新能源技术创新策源地和发展高地。近期印发的《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若干措施》中,将碳达峰碳中和列入本市绿色技术创新重点领域,并明确该领域中的风电、氢能、光伏、
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近零能耗建筑、资源循环利用、低碳家居等9个重点发展的绿色技术创新方向。   趋势而行:多主体系统联动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其系统性不仅指产业之间,也包括区域之间。     各地在争当先锋的同时,亦要考虑整体利益,以保障全局的最优发展。在区域重大战略中,纳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要求。10月16日举行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两周年建设工作现场会上强调,要下更大力气探索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方法,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纳入示范区建设总体布局,加快形成跨区域跨部门多主体共治方式。 “双碳”目标在推动能源转型的同时,也对区域能源合作水平提出了新要求。日前举行的2021年全球能源转型
论坛上,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将进一步推广区域能源合作范围,制定实施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推动建成张家口-北京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唐山LNG应急储备工程等一批跨区域电力、燃气等重点项目,与内蒙古、山西等省市多层次能源交流合作也取得了新进展。     与此同时,相关标准和统计监测体系的搭建也需要整体推进。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到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工程。9月27日,广东省广州市率先成立全国首个省级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建立工作快马加鞭之时,尽快构建科学统一的城市碳排放测算方法和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有
专家表示,不同省份之间、不同城市之间的产业、人口流动、交通运输等关系紧密耦合,各自在测算碳排放量时,如果没有统一科学的核算范围和核算标准,容易造成基础数据偏差,进而影响全国减碳工作布局。

碳资讯

欧盟围绕碳中和布局战略产业

2021-12-2 8:30:36

碳资讯

哈尔滨电气集团发布《哈电集团应对“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行动方案》

2021-12-2 8:30:38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